邮箱:hengboyiqi@163.com
手机:13783035880
电话:0392-2686980
地址:鹤壁市春雷路南段
发布时间:2022-01-25 06:59 人气:
2022年1月1日22时,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是全球第三台、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约100亿度。
一场“开门红”,掀开了我国核电2022的发展新年历。去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重点任务提出:2022年,我国计划建成福清6号、红沿河6号、防城港3号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4台机组,新增装机367万千瓦;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具备可靠条件的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这座“里程碑”,记录下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历程。目前,我国已完成从二代技术为主到自主掌握三代技术,并向四代技术进发的跨越;核电产业也随着装备制造的国产化,实现从“自立自强”到大迈步“走出去”的巨大转变。《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约5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
明晰争议:大力发展是主线
从原理上看,核裂变链式反应是核能发电的基础,进而完成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过程。用一道直观的换算题来展现核能的“威力”:1千克铀235的全部核裂变将产生20000兆瓦小时的能量,与燃烧至少2000吨煤释放的能量一样多,相当于一个20兆瓦的发电站运转1000小时。
“高效”之外,更有“清洁”属性加成。中国广核财务总监兼董秘尹恩刚曾列举过一组数据:2020年公司管理的24台在运核电机组共实现上网电量1865亿千瓦时,和燃煤发电机组相比,减少标煤消耗569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6亿吨、二氧化硫3.5万吨、氮氧化物大约3.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超过42万公顷。
“双碳”目标下,核电在“绿色”画布上的可为性,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核电站发电成本远低于燃煤发电,且在电力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上相较风电、光伏发电等具有一定优势。”一家核电企业管理人员向记者直言,“少搞1000万瓦核电就要多搞4000万瓦风电或者6000万瓦光伏。我国能源结构要调整,核电必然成为重要选项。”
微观感知与宏观定向相契合。2021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系我国多年来首次采用“积极”的表述明确提及核电,较“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更为正面鼓励。“十四五”规划更是将“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列为期间重要任务。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要兼顾社会用能阶段性的承受能力和长期的经济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核电在新型电力系统当中将发挥稳定基荷的作用。在安全前提下,核电装机完全可能在2030年前达到1亿千瓦以上。
此外,随着核能相关政策的持续完善,我国核电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据悉,《核电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涉及核能的法律法规均可能在“十四五”期间出台,为核电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不过,在自带“绿色低碳”标签的同时,也意味着核能天生要与“安全可控”的顾虑作博弈。可以说,核电的诞生、发展与定位,始终伴随着争议与起伏。
“特别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我国对核电的审批大幅收紧,整个核电建设产业随之进入低谷。”一名行业分析师向记者介绍,“直到2019年,我国核电项目才陆续开闸,打破多年的‘零核准’状态。”
就长期运行情况来看,我国已建成的秦山、大亚湾、田湾等十余座核电基地均未发生二级及以上运行事件。“核电站的设计和制造标准比常规工业要高得多,且为达到这些标准而实施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也要严密得多。”海龙核科董事长戴金华告诉记者,“其实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比飞机失事、火灾、地震等其他自然或人为灾害都要小得多。”
技术迭代:自主研发是重点
从1955年我国核工业体系初建,到上世纪70年代国务院正式决定发展核电;从1983年确定压水堆为主的核电技术策略,到2021年全球首个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我国石岛湾完成发电并网——回溯历程,中国核电已大致经历了起步、适度发展、积极快速发展和安全高效发展等四个不同阶段。
与我国核电发展史呼应,世界核电技术的演进路线同样经历了四代。其中,第二代核电站为技术成熟的商业堆,目前在运的核电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代;第三代核电站为符合URD或EUR要求的核电站,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均较第二代有所提高,属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关推荐